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75
编号:13618042
陆氏针灸治疗42例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3月1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75
     1.2 纳入标准 1)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《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》确诊中风[3]。2)年龄30~80岁。3)存在肢体功能障碍,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(NIHSS)评分结果5~20分(包含5分和20分)。4)生命体征平稳,意识清楚: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(GCS)评分结果大于8分(不包含8分)。

    1.3 排除标准 1)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: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(MMSE)评分结果小于10分(不包含10分)。2)对电针刺激过度敏感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。3)合并心、肝、肾、造血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。4)装有心脏起搏器者、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及有严重出血倾向者。

    1.4 治疗方法 按照卫生部中风康复临床医疗的常规诊疗规范,按照患者瘫痪情况实施基础康复[4],同时参照2010年《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》方案,实施控制血压、血糖,调节血脂,给予抗血小板聚集,营养神经,以及对症治疗、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[5]。陆氏针灸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陆氏针灸:1)主要穴位:头部:百会、太阳、风池。上肢:肩髃、曲池、合谷、八邪。下肢:秩边、环跳、内外膝眼、阳陵泉、足三里、丘墟。补泻穴位:太冲-、丰隆-、太溪+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837 字符